从“孔乙己文学”,读懂青年人的焦虑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物,代表着那些因为和时代格格不入、最终走投无路的旧时读书人。
时下,这一人物的遭遇被一些青年人重提。青年学子们戏称自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孔乙己”,纷纷自嘲“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但是没有如果”“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等等。“孔乙己文学”应运而生,引起媒体关注,也引来不少人的担忧。
这事该怎么看?笔者想谈三点。
第一,莫把青年人的自嘲太当真,太认真你就输了。
因为,青年人的自嘲其实是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而会反思自身的青年人,是不会做孔乙己的。通过与许多青年大学生的交流,笔者了解到他们绝大多数会在毕业后依据情况择业,也能放下身段,选择与专业不太对口的体力或者技术劳动职业。同样,对于未来,他们依然愿意像父母一样把孩子送进高校,并希望孩子能够借此实现人生价值。网上充斥的“长衫束缚论”和“读书无用论”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与表达,而非事实。
再进一步,“孔乙己”是时代性的悲剧,但我们绝非生活在“孔乙己”的时代。当下,我们的时代正在快速发展,不断进步,虽然整个社会正处在“人到半山路更陡”的爬坡阶段,但整个国家和人民都已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我们的社会没有也不可能有滋生“孔乙己”的土壤,青年人也不可能会像“孔乙己”一般因循守旧。
第二,我们确实应该认真读懂自嘲背后的焦虑。
归根结底,“孔乙己文学”的背后充满了对就业难的迷茫和焦虑。焦虑的原因显而易见。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其中,考研人数为474万,最终整体录取率不会超过30%。前不久,一名清华大学硕士生在应聘一家大厂时惨遭拒绝,工作人员表示,硕士学历是合格的,但本科学历还只是“211”而不是“985”,不符合标准。面对此情此景,青年人怎能不焦虑?
第三,读懂这份焦虑后我们该做些什么?
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法。从“小镇做题家”到“孔乙己文学”,其背后投射出的都是复杂问题,我们不能一批了之、一笑而过,而是应当理解青年人,鼓励青年人,同青年人一起反思、应对、舒缓就业压力,一起帮助青年人解决就业难。帮青年人找出路,就是帮我们的国家找未来。
知识依然是改变命运的钥匙。就社会发展的情况看,人才需求和就业压力是存在结构性矛盾的,不是知识无用了,而是进一步说明我们应当根据社会需要来更新知识。因此,对应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快更新知识体系、充实社会实践,加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塑造硬核价值的能力,这是大势所趋。
更重要的是,社会各界应该相信青年人,相信他们能够创造美好的未来。青年人的自嘲、焦虑,正代表着他们在求变、在努力,社会大可放大肚量,让青年人试一试。
家长们应更宽容,理性看待青年人的职业和人生选择。毕竟,绝大多数人终究只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员”,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就是成功,就值得家长骄傲。家长应多鼓励多宽容,让青年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青年人应该更自信,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青年人最终还是要靠也一定会靠自己的努力赢得未来。在压力下生存,在压力中成长,是每个时代青年人的必修课。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努力拼搏,每个人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 01 首次全国中成药集采即将拉开帷幕
- 02 电商“出海”快马加鞭
- 03 文旅消费要“宜老”
- 04 人均年薪破100万!腾讯缓过来了:预计未
- 05 小岗发力“红色游”
- 06 AI能重塑办公模式吗
- 07 网友称海底捞水果仅限打包一份员工:带的多
- 08 蓟州民宿为啥这么火
热文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