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华夏等巨头,又有大动作
积极布局!多个基金专业子公司首单业务落地
近期,多家基金专业子公司相继获批。拿到监管“准生证”之后,一些基金专业子公司迅速行动,已有首单业务落地。
7月3日,易方达基金宣布旗下财富子公司正式成立。华夏基金旗下股权投资子公司近期也与昭衍新药、乐普医疗合作设立华夏致远创业投资基金。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专业子公司首单业务落地,是公募基金对外输出专业能力的缩影。同时,专业子公司的发展,有助于基金管理公司在做优做强公募基金主业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促进形成综合性大型财富管理机构与特色化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协同发展、良性竞争的行业生态。
易方达财富管理子公司设立
7月3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设立子公司的批复》,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批设立全资子公司易方达财富管理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注册地为广东省广州市,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业务范围为证券投资基金销售。
公告显示,易方达财富管理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记。
据了解,这家子公司业务范围将聚焦买方投资顾问服务。早在2022年,《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在做优做强公募基金主业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发展。为响应和落实以上政策,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首批基金投顾试点公司之一的易方达基金经过充分论证和准备,于2023年5月提交了设立财富管理子公司的申请。
两年来,易方达基金积极根据监管部门的反馈完善相关准备工作,同时,稳妥推进投顾业务,组建了100余人的团队,构建并不断完善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和多元化的业务模式,依托多层次顾问队伍,为客户提供持续、及时的顾问服务。后续,子公司将推进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和基金投资顾问资格的申请,依托自有平台聚焦开展买方投资顾问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布局销售子公司,有望通过业务闭环构建、资源协同整合和客户生态深化,实现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到“综合财富管理服务商”的转型。未来,基金公司有望通过“投顾服务升级+数字化转型+机构业务拓展”的组合策略,逐步构建“研究—销售—服务”的闭环生态。
华夏基金股权投资子公司开始展业
7月初,乐普医疗和昭衍新药两家上市公司相继公告,拟与专业投资机构华夏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股权)签署协议,投资设立华夏致远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华夏致远设立后,基金总认缴出资金额为3500万元人民币。华夏股权为其普通合伙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并由华夏股权担任基金管理人。
据介绍,该基金将主要对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用生物医药及其分子结构或原料、分子诊断和靶向Alpha治疗用放射性药物及其结构或原料以及相关专业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在华夏股权投资基金担任经理的陈斌是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博士。他于2009年7月加入华夏基金,此前曾管理过华夏医疗健康、华夏乐享医疗、华夏逸享医疗等基金。
“陈斌从华夏基金转到华夏基金股权子公司任职,可以说从此前的二级市场投资延伸至一级市场,依旧专注在医药领域投资。医药领域有很多早期的项目,有不少风险投资的机会,专业门槛也很高。陈斌作为医学博士,又在二级市场从事多年投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帮助华夏基金拓展在医药领域的一级市场投资。”业内人士分析。
天眼查信息显示,6月下旬,华夏股权子公司还设立了名为华夏辰星一号创业投资基金的有限合伙企业。
事实上,不仅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此前也通过子公司投资医药领域的一级市场项目,通过母子公司布局,同时发力一、二级市场投资。
多家基金专业子公司有望陆续落地
近年来,多个基金专业子公司接连获批,在公募REITs、运营、基金销售、股权等领域呈现“多点开花”的趋势。
6月下旬,证监会核准华夏基金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金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这也是基金行业首家运营服务子公司。同时,兴证全球基金也获批设立兴证全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落子”新加坡。
证监会网站显示,截至6月27日,招商、广发、博时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正在排队申请境内子公司,创金合信基金、广发基金、朱雀基金正在申请境外子公司。
从此前的监管反馈意见看,广发基金有意布局股权子公司,创金合信有意布局运营服务子公司,博时基金和中航基金有意布局REITs子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经历二十多年发展,公募基金在资产管理领域已经建立了明显优势。设立专门子公司能在不同环节、不同维度提升基金公司的综合财富管理能力,更好服务于中国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
编辑:黄梅
校对:王玥
制作: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文速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