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边看边聊徐瑞哲:儒山与道山

2024-08-12 18:32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11327   

华夏神州,名山大川。若老外问,中国最出名的山是什么?这非但没有标准答案,而且见仁见智。我们既有“五岳”,又有“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既有“四大佛教名山”,又有“道教十大洞天”;我们还有“四大避暑胜地”,其中包括三座山……

我有时乐山,有时乐水。每一次跋山涉水,每一次登峰见顶,我总是问一问自己,问一问这座脚下的山:你是儒山,还是道山?

“儒山”或“道山”,显然不是取决于山里的庙观哪个更多,而是整座山的气质与调性、场域与构型。举个简单例子,作为号称“五岳之首”的泰山算是比较典型的儒山,而“不看岳”的黄山则更像道山。

学生时代,我从泰安火车站的候车座椅上爬起来,又独自爬起泰山来。站在山脚下,就可仰望山顶,然后是一条几乎直上直下的山路。我不记得花了多少时间登山,也来不及欣赏摩崖石刻,只记得在最艰难的时段,每爬十几级台阶路,就必须扶着膝盖、俯向石梯,疏散一下双腿积累过多的“乳酸”。我还记得登顶后买到的山东煎饼有多好吃,以及那唯一一张坐在绝顶石头上“一览众山小”的胶卷照。

这种入世的“儒山”,就是明确给定目标、一路向上进取,甚至是没有退路的。它不加修饰地告诉你:“你能爬上去的……爬上去你就能……”东岳、西岳乃至珠峰的“高山仰止”,都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儒山,它们不仅“前有古人”且“后有来者”,还可能“上山不易、下山更难”。即使无山之地的佘山,也是很儒的小山,可能速通上山到天文台、到天主堂,就是唯一正道。

至于出世的“道山”,则必然是多路径平行且进退自由的。我分别跟爸妈及女友爬过黄山,每个人都可以有各自不同的爬法。更关键的是,即使你在云雾飘飘中匍匐过了鲫鱼背,你所见的巅峰之境也未必是你想象的风景,更未必是别人眼见的风景。因为云海、霞光、彩虹甚至雨雪等等,皆为随机之缘,可能神奇也可能惘然,大可不必抱着什么必达的目的,去爬一座道山。

五柳先生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从“见南山悠然”“南山悠然见”到“然见南山悠”,不论怎么品读,这“无限循环”的南山无疑是一座道山了。“道若可道,则非常道”,此中真意,欲辩忘言。在李白眼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最高仅300多米的小小敬亭山,“天人合一”如有灵,与诗仙“双向选择”,划的重点早已不是什么绝美景致。

今年,与妻儿同行爬了爬庐山。这山固有上上下下数千级阶梯的三叠泉,更有或任性到底或随意返途的五老峰。有人在好汉坡以儒山的形态登高,有人在含鄱口用道山的心态望远。反正,那几日永远是“像雾像雨又像风”,全家“只缘身在此山中”。恐怕只有现代科技、航拍视频,才能识其真面目。转念一想,顺其自然、无为而为的“看天吃饭”,也算与甲天下的匡庐有了一次合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世上没有真的仙山,而有儒山也有道山。人有风格,山有品格,仁者乐儒山,智者乐道山。兼爱,亦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